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福建人的重要宗教場所—香港鳳山寺(下)

$
0
0

鑪峰新語 ■ 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 葉德平博士

> 福建人的重要宗教場所—香港鳳山寺(上)

2014年6月,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公布了「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其中第3.13項為「廣澤尊王誕」,指的就是每年農曆二月二十二日的「廣澤尊王的神誕活動」。

說到神誕活動,除了農曆二月二十二日的「廣澤尊王寶誕」外,每年香港鳳山寺還會在農曆八月廿二日舉辦「廣澤尊王千秋寶誕」慶祝活動。「八月廿二日」當天早上會進行拜祭儀式,到了晚上就會舉行晚宴慶祝。當晚,寺方會邀請福建詩山的大廚親臨現場,烹調詩山傳統美食。

一般人多認為福建地處我國東南沿海位置,食材當以海鮮為主;然而,這只是美麗的誤會。福建其實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水」不過是其中十分之一,「山」才是福建的主流地貌。而其中的南安市,也即是廣澤尊王祖庭「詩山鳳山寺」所在,更是山多水少,只有石井一鎮是臨海的。因此,上面所說的詩山傳統美食,其實是以「山珍」為主,少有「海錯」。其中,還有所謂「詩山四大名饌」——「闊嘴滷麵」、「玉湖粕丸」、「粘枝蔥油粿」與「三友肉粽」,而前三者更是香港鳳山寺「廣澤尊王千秋寶誕」的重點好菜。

另外,除了香港本地舉辦的神誕活動外,香港鳳山寺每年還會組團到詩山祖庭參與「奉聖迎香」活動。

相傳,在清朝初年,福安社(或云保安社,今日山一、山二)、同安社(今日坊前)、鎮福社(今日衢門、內益)和景福社(今日頂宅、佃阪、莊厝)士紳結成「四保社」,共同管理詩山鳳山寺。而鎮福社負責管理「聖王爐」,兩鄉輪值卜選「香主」,負責舉辦「奉聖迎香」活動。

今年香主為詩山內益鄉阪錦甲二房三甲香主李樹平,負責組織民眾從詩山鳳山寺恭迎廣澤尊王、妙應仙妃金身下山,供奉在香主所設的聖壇。當日(農曆十月廿六日),筆者隨香港鳳山寺等,一行十數人,前往詩山鳳山寺考察「聖王公下山」活動。

「聖王公下山」從早上六時許就開始,來自港澳台及東南亞各地的信界約一千多人,從紅旗村內益源美居出發。其前有各種儀仗隊、神仙,以及花車開路。大隊遊過內益、舊門、詩山街,前往鳳山寺。在法師做過法事後,香主、社主手持信香,恭迎廣澤尊王、妙應仙妃金身下山,駕臨香主的佛壇。沿途,儀仗隊等按造型設定,或表演八仙過海,或擊鼓鳴金。而每到一處,除儀仗隊會鳴放銃槍外,兩旁的店舖、民居都會燃放鞭炮,為尊王、仙妃開路。迎接了尊王、仙妃後,香主會宴請賓客,無論認識還是不認識,香主都歡迎入席。

廣澤尊王的造像是瞪眼望遠,據說這是因為他照看遠方,關顧四境;或者,這就是廣澤尊王信仰能沿海上絲綢之路傳播的原因。


● 廣澤尊王、妙應仙妃金身坐上神輿

● 香主筵開百席,宴請香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