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教協公布教師問卷調查「全級應考」小三TSA壓力上升

$
0
0

本報記者

2018小三TSA於本月12及13日已進行紙筆評估,今年小三TSA以「不記名」、「不記校」及「抽樣」方式進行,但教育局同時容許學校自行申請全級小三學生應考並取得學校報告。教育界及家長一直批評這做法令復考留下一條極大的「尾巴」,無助減少操練和異化的情況。有見及此,教協於5月份透過問卷調查的方式,通過前線教師了解實況,並於6月12日公布結果。

全級應考致壓力增無助減少操練和異化

教協是次的問卷調查共收回超過500位前線教師回覆,當中一半回覆來自「全級應考」的學校,另外47%回覆來自「抽樣應考」的學校,其餘來自「完全沒有參與」小三TSA的私立學校。按照應考方式的回覆進行比較,調查發現「完全沒有參與」的學校受小三TSA的負面影響明顯較小,「全級應考」和「抽樣應考」兩類學校所受負面影響明顯較大。當中,「全級應考」的學校的情況比去年更為嚴重,顯示情況有惡化趨勢;而只參加「抽樣應考」的學校的情況,則比去年有輕微改善。

就「應試壓力」、「操練」及「異化」三方面,「全級應考」的學校的情況都比「抽樣應考」及「完全沒有參與」的學校更嚴重。比較今年和去年的壓力變化,三類學校呈現不同的改變方向,在「全級應考」的回覆中,有超過三成的回覆表示壓力有增加,而「抽樣應考」的回覆和「完全沒有參與」的回覆則分別只有一成半及不足一成。另一方面,「全級應考」的回覆中只有約兩成表示壓力減少,但「抽樣應考」和「完全沒有參與」的回覆中則分別有43%和38%表示壓力有減少。

在操練方面,調查發現「全級應考」的操練情況最嚴重,表示操練「非常多」或「頗多」的超過三成,高於「抽樣應考」學校的兩成半,更明顯高於「完全沒有參與」學校的7%。在異化和扭曲日常教學方面,最嚴重的同樣是「全級應考」學校,認為TSA對教學和評估方式「有很大影響」及「有影響」的回覆有接近八成,高於「抽樣應考」學校的七成和「完全沒有參與」學校的38%。

決定是否全級應考的過程由上而下 教師意見不被重視

調查問及學校在決定是否申請全級應考小三TSA時,主要是由哪些人士作出決定,結果反映有三成回覆表示由辦學團體或校董會決定,另外有34%回覆指主要由校長決定,而由全體教師決定的回覆卻只有不足一成。此外,「全級應考」學校的決策方式傾向由上而下,諮詢老師的比例明顯較少。在這類學校之中,表示「完全沒有諮詢老師意見」的回覆高達55.5%,更有72.3%回覆表示沒有機會表達意見。

官校情況值得關注 重視TSA成績的程度和壓力都較高

調查發現,官津小學對小三TSA成績的重視以及壓力的程度都較高,當中尤以官立小學較為嚴重。在「對小三TSA成績的重視程度」方面,來自官校的回覆中有83%表示學校「很重視TSA成績」,略高於津校的80%,而認為學校「很不重視TSA成績」的官校回覆則只有14%,比津校的17%還要低。在TSA引致壓力方面,官校的回覆有45%表示「壓力較大」,同樣是「官、津、直、私」之冠。

全級應考壓力大 應加強監察或取消「全級應考」

教協副會長兼教育界立法會議員葉建源表示,調查反映「全級應考」確實導致壓力明顯上升,而且操練、教學異化和扭曲都非常嚴重,當局應認真審視其現行安排,考慮取消選擇「全級應考」的安排,或採取嚴格的監察程序,包括以問卷形式向前線教師進行調查。葉又認為,監察程序應包括確保學校在申請全級應考前,必須有系統地諮詢和尊重教師的意見,並確保教師能在不受左右的情況下表達意見。同時,家長的意見也應得到學校當局的重視。

在是次調查中,有約九成教師表示贊同「教師應有權以不記名投票方式決定是否全級應考」,教協促請教育局認真考慮相關的規定和安排,確保前線教師的聲音能充分被重視。 ■

>> 新聞稿全文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