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教協提交《施政報告》意見書 尊重教育專業 停止白色恐怖 增加資源投入

$
0
0

本報記者

政府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將於本周三公布,教協會長馮偉華於上月18日,已在政府召開的視訊諮詢會中表達意見,會後亦提交了意見書,提出3項主要關注及20項重點建議。

過去一年多,政府施政連番失誤,社會嚴重撕裂,但政府非但沒有正面處理,反而歸咎教育界,無論課程、考評及教學都受干預,紅線越劃越多,學校和教師正面對著巨大的政治壓力。教協對今年《施政報告》提出3項主要關注,正是要求當局堅守教育專業、保障師生表達權利,而另外20項重點建議,則主要與抗疫及教育資源改善相關。

3項主要關注 保障教育專業
要求當局堅守專業立場

政府將近年社會運動諉過於教育界,建制派亦不斷抹黑教師,課程和考評亦受干預。去年教育局推出通識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實際是審查教科書,審閱後的教科書有多處修改,例如刪去「三權分立」,引起社會極大爭議;教協認為,即使政府意見不同,也應容許羅列正反意見供學生理性討論。教育界對不斷受政治干預深感不安,更憂慮通識科必修必考的地位受影響,認為政府不能貿然將專業建議推翻。

歷史科考評亦受非專業干預。上屆文憑試一道有關日本侵華的考題,即使逾九成半歷史科老師認為無問題,但在教育局公開向考評局施壓下,最終該題被取消,置考生利益於不顧,更嚴重衝擊行之有效的考評制度。教協指出,當局對課程及考評修訂必須堅守專業立場,絕不能以非專業的原因否定教育界的共識。

確保程序公義 保障教師免以言入罪

教協接獲教師被投訴的求助個案,大部分只涉及在私人領域發表的感受,教育局不但接受匿名投訴,有些個案在調查過程中更未有通知涉事教師,便裁定專業失當,嚴重違反程序公義,是以言入罪,製造白色恐怖。當局在未有具體證據顯示教師在私人領域表達個人感受,如何影響其在履行職責時保持客觀、中立,就裁定其違反專業操守,做法不能接受。教協要求,政府處理有關投訴時應以教育專業為宗旨,教師課外的政治參與及表達個人意見,不應構成對教師不利的原因。

信守公約保障兒童表達自由

教育局去年曾去信學校,指學生不應在校內表達政治訴求。教協認為按《兒童權利公約》第13條,學生享有自由發表言論的權利,包括通過口頭、書面或印刷、藝術等形式表達意見。教育應重視聆聽與溝通,學生若因在校內和平表達對社會的意見而受罰甚或被剝削受教育的權利,是嚴重違反教育精神及兒童權利公約。教協並關注有學生在沒有任何暴力行為下,被警方粗暴拘捕並受傷。教協要求政府信守公約保障兒童表達自由,並停止一切傷害學生及違反人權的行為。

改善資源重點建議
爭取幼教抗疫支援 彈性處理中小學開班

教育資源方面,教協提交意見書時,政府已因應疫情稍見穩定,公布恢復半日面授課堂,但付費的全日及長全日幼教課程仍面對退學問題,本會要求給予支援。及後政府推出第三輪防疫基金回應了部分訴求,例如學費津貼。教協期望政府加強中⼩幼視像學習及防疫支援。

由於跨境和非華語學生短期內未必能回港復課,學校憂慮來年因此減班。教協建議政府彈性處理「點人數」安排,例如凍結今年班數,以應付疫情下的特殊情況,並全面推行小班教學。
促兌現承諾落實幼師薪級表

本屆政府任期已過半,但幼師薪級表的承諾仍未兌現。教協要求政府盡快公布薪級表的可行方案,並諮詢不同持份者,以盡快落實全額資助並與MPS掛鈎的強制薪級表,保障幼師年資。

盡快改善中小學及特校編制和薪酬

公營學校已全面學位化,但人事編制仍未理順。教協要求盡快將改善小學中層職位及校長級薪酬的議程提交立法會審批,讓小學中層管理得到合理的職級待遇,及改善特校及小學校長及副校長等職系的編制和薪酬架構,以符合其職位和工作性質。

改善班師比例 解決合約教師困境

本港中小學編制落後,教師壓力居高不下,同時製造了大量合約教師及教學助理職位。2017年雖增加班師比0.1,但絕不足以解決問題。當局必須持續改善班師比,讓學校有充足教學人手,亦讓更多優秀教師能轉任常額,獲得平等的專業發展機會。

另有15項建議可瀏覽全文:
> 教協就2020年度《施政報告》有關教育部分提出的意見 (2020.09.18 新聞稿)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