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第三屆「好老師」高長泉老師榮獲南華早報「香港精神獎」

$
0
0

【司徒華教育基金主頁】

本會提名司徒華教育基金第三屆「好老師」高長泉老師,參加《南華早報》2015年度第三屆「香港精神獎 」,榮獲 「關愛社會大使獎」。

恭喜高長泉老師,亦感謝高老師為教育默默的付出,立下榜樣。

《南華早報》主辦「香港精神獎」旨在表彰那在些平凡生活中,做出更多不平凡事的無名英雄,用行動感動我們,成為香港人的典範。「香港精神獎」分七個組別,包括社區事務貢獻獎、堅毅不屈獎、關愛社會大使獎、文化保育獎、創新為社群獎、傑出企業公民獎、獅子山企業精神獎,各誕生一名得獎者,得獎名單可瀏覽「香港精神獎」網頁 。

高長泉老師簡介

高長泉老師服務教育界40多年,原於一間成績優良的學校任教20年,其後毅然轉至屯門新建的職業先修學校任教了20多年。憑著「教育是要把學生教好」的信念,改變了無數莘莘學子的命運。

高老師原本可在一間教優秀學生的學校工作,在教學工作上相對較輕鬆,而且容易獲得回報、成效,那些同學多數可升讀大學,出來任專業人士的工作如醫生、護士等等。其後轉任的屯門學校,當時仍屬新市鎮,不少居民是基層或新移民,家長多是雙職,對子女缺乏管教,加上有些學生來自單親及暴力家庭,不少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

高老師面對外在張力是黑社會和學生濫藥,除了在校園範圍內抗黑社會的滲透,亦試過在校外遇黑社會包圍及恐嚇,對濫藥學生耐心的勸戒。高老師認為不是教完書就算,而是希望改變學生的生命,家裏沒人理他們,老師幫得幾多就幾多。學生無錢吃飯、校服破爛沒錢買,高老師往往自掏腰包去幫。曾有一位學生因家庭問題沒有人照顧,本身亦患上創傷後遺症,常沒洗澡身上傳出惡臭,在學校經常亂走、亂叫及罵人。當時高老師便買齊清洗用品,在更衣室教那同學洗澡,教他如何清洗襯衫的領及袖的污垢,並替他縫補破損的校服褲,期望日後他懂得如何自理。他認為,教育最重要的意義是教導人有正確的人生態度,看到學生學懂敬業樂業,對社會有貢獻,他就感到無比的滿足。

高老師40多年來願意為學生的需要,無私的付出,除了對學生的愛和關懷,目的是幫助弱勢學生能自力更生,學懂做人。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