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中學同工:
只以津貼換取常額 或會裁減學校人手
改善班師比例 增加編制教師 才是治本之道
傳媒報道明日的《施政報告》,政府將公布整合生涯規劃津貼及新高中課程津貼,以供每所學校開設兩個常額教席。
傳聞雖顯示政府嘗試解決年青合約教師同工不同酬的問題,但須留意的是,政府實際上沒有增加額外資源增聘人手,只是抽走現有津貼換取常額教席,這極可能產生嚴重的副作用:學校現行運用津貼額外聘請的合約教師或教學助理,或會遭受解僱,這不但令學校人手更緊絀,更會造成學校團隊的嚴重分化。
而且,在自願縮班政策下,不少學校已開放每年交還兩名常額教席,新設的兩名常額教席有可能相互抵銷。
本會強調,中學人手不足、教師工作量高企及合約教師問題,一直困擾教育界。當局推出政策時必須確保不會剝削年青教師的同時,也不能令現時合約教師遭解僱,確保學校有足夠人手應付日常所需。我們認為,要真正解決年青教師入職問題、紓緩教師工作量,整體提升教學質素,單靠上述計劃並不足夠,當局須同時落實以下措施:
- 增加常額教師,改善班級與教師比例,初中 1:2 ,高中 1:2.3 名老師,確保學校有足夠編制人手,同時令合約教師同工同酬,不再遭受剝削。
- 減少每班學生人數,長遠落實中學 25 人的小班教學。
- 延長「三保政策」凍結超額教師的年期,否則明年開始學校便要交還人手,新設的常額教席可能會被抵銷。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會長
馮偉華
2016 年 1 月 12 日
【延伸閱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