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找回理想

$
0
0

田方澤

很多學校請人時,都要求應徵者寫一篇教育理念短文。很多朋友都按「求職策略」做:先看學校的網頁,再配合調整自己的「理念」。學校講五育並進的,寫五育並進;重視學術的,講發展智育。務求做好「功課」。像我一樣,無論寄往哪間學校的理念都是同一份資料,大概不多吧。

不過正式進入職場前,大家都曾經想過自己要做怎樣的老師:貫徹嚴格的、恩威並施的、亦師亦友的,都有過計劃。但開學後,要適應繁重的工作、每年改教材、追成績、處理學生問題、輔導、聯絡家長……最終大家似乎忘了自己最初的想法。朋友自己間或與學生談理想,偏偏自己漸漸忘了初心。語氣帶點悲涼。

曾聽過一個說法解釋老師為甚麼這麼忙?因為要說的話,所有事都可演繹為教育需要。因此我們由教書育人,到劃出訓導、輔導、德育、公民教育、國民教育、生涯規劃……無日無之。但在眾多目標中,其實哪些才是我們真正需要追求的「教育」呢?

嶺南大學的許寶強教授去年出書說當下的老師「缺學無思」:我們疲於應付自己的工作,卻忘了去認真思考教育。政府、學校、師訓系統、教育研究中,大家都只集中討論教學策略,而不再去思考整全的教育理念。我們要怎樣的教育、教育要達致甚麼目標?不去解答這些問題,香港的教育、政府或教師本身,便只能繼續營營役役。

今期的《Breakazine》突破書誌,訪問了學生和老師,談「全民扮學」:政府在假裝改革,師生在假裝學習。確是發人深省。在各大便利店或突破書店可找到,大家可買來一讀。然後,也該找機會,在百忙中抽時間,泡咖啡,靜心,回想,尋找當初的理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