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建源
政府今年7月25日公布了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於西九龍站進行「一地兩檢」方案,內容包括在香港西九龍站設立「內地口岸區」,而「內地口岸區」將視為香港特區區域範圍之外。方案公布後,即遭到不少人強烈反對,認為政府方案的成本效益沒有政府所說的明顯,而且違反《基本法》的條文和「一國兩制」的精神,通過方案猶如「割地兩檢」。
政府也在提出方案短短三個月,便向立法會提交議案要求通過,然後便開啟「三步走」逐步落實法律程序,連正式的公眾諮詢也不進行,難免讓人質疑,政府的決定有否足夠的民意授權?現在的方案,對香港的效益是否真的如政府說的那麼大?而最重要的,是政府方案會否抵觸了《基本法》的條文和破壞「一國兩制」的精神?
支持政府方案也同意先進行公眾諮詢
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在重大及具爭議的事情進行全面諮詢,政府現在的態度令人失望。為了得知教育界對政府「一地兩檢」方案的意見,我透過教協進行了會員的語音電話調查,成功訪問了800多位會員,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問卷的第一題問題,是問會員是否支持政府方案。結果顯示「十分支持」或「頗支持」的合共40.2%,「十分反對」或「頗反對」的合共43%。這顯示教育界對政府方案分歧極大,並存在兩極化,這與其他坊間的調查結果相若。
第二題問會員,如果方案落實,會否影響他們對香港「一國兩制」和《基本法》的信心。回答「信心大增」或「信心稍增」的合共18.2%,「信心大減」或「信心稍減」的則高達49.7%,顯示信心減少的人包括在第一題表示支持政府方案的人。
第三題則詢問會員是否同意政府進行本地立法前應正式諮詢公眾。「十分同意」或「頗同意」的更飆升至65.2%,而「十分不同意」或「頗不同意」合共只有14.7%。這個結果很有啟發性,顯示會員十分公道,就算他們支持政府方案,也有相當多人認為應該先進行正式的公眾諮詢,政府才能作出最後決定!
在民主社會中,對具爭議的政策存在分歧,本來非常普遍。可是,對於爭議極大的議題,如政府不進行正式而全面的諮詢,或只作選擇性諮詢,都會嚴重削弱其決定的公眾認受性。公眾諮詢可以確保政策制定的過程吸納民間智慧,凝聚社會共識,既向公眾問責,也能制訂符合民情的政策。 從我們的調查可以清楚看到,支持政府「一地兩檢」方案的人,也渴望政府進行正式的公眾諮詢,讓社會公眾對不同方案的優缺點進行比較,向政府提出真誠的意見,讓政府作出更切合民意的決定,而責任也共同承擔。我期望政府在「一地兩檢」問題重新考慮,向市民進行全面諮詢,而這個精神也不限於「一地兩檢」。
【教協會對會員進行「一地兩檢」方案調查】
- 是否支持政府方案
- 十分支持及頗支持 40.2%
- 十分反對及頗反對 43%
2. 對「一國兩制」和 《基本法》信心的影響
- 信心大增或信心稍增 18.2%
- 信心大減或信心稍減 49.7%
3. 立法前應正式諮詢公眾
- 十分同意或頗同意 65.2%
- 十分不同意或頗不同意 14.7%
註:第1題包括「中立」答案選項;第2題包括「無改變」答案選項;第3題包括「中立」答案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