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小魚
攝影:Iris Cheung
許多年了,與老同學亦康經常找個藉口,逢假日跑到老師的大埔林村別墅住幾天,村屋堆滿雜書,天台栽了過千盆國蘭,老師不常在,於港島另有居所。那時我在村口看過朴樹,此君寬宏之相,依稀還有些印象。
最近同事一家往錦田四排石的農莊,餵兔仔餵錦鯉燒烤家庭樂,臨走前她傳來一幀大樹照片,似是朴樹,我請她多拍樹葉和主幹,再認一認,果然沒錯。
朴樹歲寒落葉,只餘枝椏渡冬,此時天未大寒枝黃葉綠,略見疏淡了。同事冒飛蟲叮咬之災,踮到田間抓拍的朴樹,約兩三層樓七八米高,只算中型,然而樹冠優美,那一幀黃昏剪影,她拍出朴樹胸懷開闊的個性。朴樹樹皮常有不開裂的鱗片,枝幹粗壯強韌,極富男兒氣概。
曾經以為,朴樹該寫作樸樹,一心撥簡成繁,原來朴字古已有之。《說文》朴,木皮也。
朴樹此名,似乎較晚著錄,始見南宋《爾雅注》,鄭樵引東晉郭璞注「魄,榽橀」然後說:「按此俗呼朴樹,其木如檀,子大,如梧桐子而黃。」魄(榽橀)最早見於秦漢間的《爾雅》,郭璞注云:「魄,大木,細葉,似檀。今河東多有之,齊人諺曰:『上山斫檀,榽橀先殫。』」即是說,魄就是朴樹,與檀相似,因而被人誤伐。
有研究說,當年河洛先民的「檀」專指青檀,按今日分類學,青檀又名翼朴,與朴樹同屬榆科,兩者葉形相近;而鄭樵補充說的「如梧桐子而黃」,雖然朴樹是核果,梧桐乃蓇葖果,但其生於心皮邊緣的種子(梧桐子)飽滿時,卻與朴果有些相似。或許未可盡信,聊備一說。
大韓民國現任女總統是朴槿惠,我曾浮想聯翩,朴家先祖的故鄉,會否原是遍植朴樹?可惜誤會一場,據說朴姓可能從漢字借音,與其始祖誕生傳說有關而已。
見素抱樸,朴樹這名字簡單親切。名與物,二而一,一而二,無盡記憶摻和想象,可親又不可靠。天末懷想,大樹故人。
(2015.12.16 《教協通訊》 副刊)
>> 昔日《教協通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