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5年12月10日
背景
教育局在2005學年推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 (全年經常性現金津貼) 的一筆過撥款政策(下稱有關政策),津貼額以學校編制內教師數目乘以2.5日作計算,讓官立學校及設有法團校董會的資助學校聘請代課教師暫代休假(如病假)少於30日的教師;如教師休假連續30天或以上,例如產假、病假,學校方可向教育局以「實報實銷」形式申請發還聘請代課教師的薪金,與以往教師請假3天便可「實報實銷」的安排有很大的差異。
教協會及葉建源議員辦事處不時收到學校校長及教師的抱怨,他們分別指出有關政策大大加重學校行政工作壓力及對有需要放取病假的教師構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就此,教協會分別向校長和老師發出問卷,以了解教師在有關政策下所面對的實際處境,校長管理學校營運所面對的困難。
問卷回收情況
教協會於12月1日發送電郵邀請官立和資助中學、小學及特殊學校教師填寫網上問卷,並於翌日向相同類別的學校校長發送傳真問卷,調查他們對有關政策的意見。結果,在12月1日至9日期間,教師問卷收回接近1500份,當中任教小學的佔53.8%、任教中學的佔42.3%、任教特殊學校的佔3.9%;而校長問卷收回超過140份,小學校長佔54.6%、中學校長佔35.5%、特殊學校校長佔9.9%。
調查結果
- 接近9成教師認同回復「實報實銷」制度 5成校長認為應調高金額不少於150%
- 7成教師不同意或非常不同意「整合代課教師津貼」的安排,表示非常不同意的更高達44% (教師題10);
- 接近9成教師同意或非常同意回復以往3天或以上便可「實報實銷」發還代課教師津貼的政策,非常同意的更超過6成 (教師題11);
- 認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不敷應用的校長中,接近9成校長認同回復「實報實銷」制度 (校長題8);
- 認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不敷應用的校長中,逾95%校長認同教育局應增加代課津貼金額 (校長題7);
- 超過5成校長認為教育局應調高「整合代課教師津貼」金額為不少於150%(校長題9)。
- 78%教師不敢請病假 教員室半數老師戴口罩 更有女教師因操勞而小產
- 78%教師因要補回代課節數,而曾在患病時不敢向學校告假 (教師題7);
- 逾93%教師指患病不敢請假會對他們構成具體影響 (教師題9);
- 逾5成校長在整合代課教師津貼不敷應用時安排其他教職員替代請假的教師(校長題4);
- 教師表示不敢請假的影響包括患病未有充分休息使病情惡化、對心理及情緒構成沉重壓力,更有教師妊娠初期非常不適,得不到足夠休息而小產;
- 有教師怕受藥物影響,上學時不敢按時服藥,但又擔心會傳染學生及同事;
- 更有教師反映學校教員室內,長期有過半數的同事須戴囗罩、看醫生或服藥。
- 8成教師假後需還堂 肺炎教師服抗生素趕進度
- 約8成教師反映所屬學校設有教師請假復工後,要補回代課節數的機制(還堂) (教師題3);
- 接近7成教師感到學校所採用的補回代課節數機制令他們感到困擾,其中有近3成感到非常困擾 (教師題6);
- 接近8成校長指出經常或曾經發生有教師需要放取長時間但少於30日的病假,學校只能運用「整合代課教師津貼」聘請代課教師或由校內教師代課 (校長題2);
- 不少校長反映「整合代課教師津貼」曾令學校出現的困難,包括預算使用津貼困難、不敢聘請代課、人手安排困難以及影響團隊士氣;
- 有教師肺炎引致發高燒,出院後仍覺不適,須服食抗生素兩星期,然而,這兩星期仍繼續上課,擔心改錯學生簿冊,因入院請了5天病假,但只有兩天有代課老師,怕影響教學進度,很大壓力;
- 部分女教師因小產而請假十數天,復工後仍要不停代課。
總結
教育局撥亂反正 恢復3天實報實銷
- 教協會對調查結果顯示有近8成教師因為現有「整合代課教師津貼」制度導致不敢申請病假,以及教師經常帶病上班、病後未愈上班,以至有女教師因過勞小產表示震驚,認為情況絕不能接受。教師因得不到適當休息便要回校趕進度、趕補堂,結果教師積勞成重疾,嚴重損害身心健康,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影響教學質素。
- 對於有8成教師請假復工後,要補回代課節數(還堂),教協會認為這是極不健康的,是對教師的剝削;加上,不少校長會安排其他教職員替代請假的教師,也是影響在校教師的課堂準備,間接破壞學校與教師之間的關係。
- 對於校長問卷中有逾6成校長認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足夠並有盈餘,教協會認為這正是制度的缺點,因為津貼容許學校彈性使用,並可累積3年,增加學校誘因把津貼應用在學校認為其他更需要的地方,不聘請代課,反而要求校內教師代課,而請假教師休假後亦需還堂。另外,也有不少校長因為難以預算教師病假情況,不敢動用津貼聘請代課教師,以減低出現赤字或津貼不敷應用的情況。
- 教協會認為,絕大部分的教師都是用心教學,如無必要不會請假,以免影響學生學習。但「整合代課教師津貼」的政策扭曲了人的本質,忽視了人本身會患病需要休息的現實需要。教育局表示2.5日的基數是根據資助學校過去平均每年用於日薪代課教師的開支而釐定,但人除了有不同體質外,亦有機會在不同時期遇到需要放取長病假的時候。但有不少教師語重心長地向我們表示,患了危疾正放病假都掛念著學生,擔心他們未能得到好好的教導。
- 根據「2015中小企團體醫療調查」註1結果,顯示僱員平均每年病假日數為3.3日;另根據2009年審計報告註2指出公務員病假平均數為5.52日。現在的「整合代課教師津貼」制度要30天或以上連續休假才能向教育局申請「實報實銷」,發還代課教師薪金不切實際,以教師每年只有2.5日的病假作計算單位也是過份低估現實,對教師是嚴重剝削。
- 教育局的工作是保持教育質素,現時卻倒行逆施令質素下降,實是極不稱職之舉。故此,教育局應該盡快撥亂反正,恢復「實報實銷」制度,而短期內,可考慮把津貼額提高至不少於學校津貼額的150%。
- 教協會把校長和教師的心聲結集成30本小冊子,將會送給吳克儉局長作聖誕禮物,請他未來一個月要細讀這群校長和教師的真心實話,並寓意局長要識讀書,才會明事理,政策才不會離地。
註1: http://goo.gl/DQswyc
註2: http://www.aud.gov.hk/pdf_c/c55ch05.pdf (2.30、2.28(B)及3.27段)
校長及教師心聲
- 極反對此政策,老師連基本人權都沒有,平均每位老師只有兩天半病假。生病變成奢侈品及造成極大壓力,連病都不敢請假。
- 此乃高度去人性化的安排,根本就是削減勞工應有福利,不重視老師的健康。
- 老師帶病上班,就算有醫生紙也不請假,感到生病有罪疚感。
- 有同工曾骨折,請了3星期病假,後來學校表示已沒有錢,勸籲同事「小心身體」,否則沒有人代課。
- 教師帶病回校如常工作,加劇病況,精神萎靡。教師病假多天而不足30天,自我感覺尷尬,恐怕被其他老師責怪。
- 大部分幾天或幾周的教師在職培訓課程(例:HKIED辦的),都少於30日,令校方和教師都卻步(因不想增加TRG的負擔)。
- 容易引致教師之間不信任和不愉快。因聘請代課老師會減少學校可留用的資源,令老師不敢連續放幾天的病假,怕被其他人批評。
- 本校亦同意TRG的實施加重了學校的行政及財政負擔,同時每位教師2.5日的津貼政策亦影響了教師士氣。
- 盡量安排老師代課,以減低赤字可能,衍生出老師課擔加重。
- 教育局應回復以往 3 天或以上便可「實報實銷」發還代課教師津貼!
- 本人上年度無請病假,但都要代課,粗略計算最少有3次,若果有請病假則不可想像。
- 本校老師缺席校方舉辦的家教會旅遊/活動,便要計算作缺席代課!但活動是在星期六丶日假期中舉行的!我們必須要參加,更一定要付費!我們試過生病也要出席,否則作代課還堂論。
- 希望教育局不要闊佬自己,孤寒前線教師。
- 我試過被要求先調好堂才入院做手術。
- 政府的政策簡直是「縮水數」,毫無人性可言!有女同事小產,不敢請足夠病假好好休養,拖着病體,身心俱疲回校繼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