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華先生逝世五周年追思特刊 主頁
支聯會秘書 李卓人
香港的政治生態吹起歪風,甚麼歪風?急於求成,為名抽水,走捷徑上位,但理念丶內涵欠奉。在此歪風下,更懷念華叔的堅定和謙厚。華叔名言:成功不必我在,功成其中有我,正正說出華叔在大江東去浪淘盡的歷史洪流中,不計較得失,只求可以實現理想。如此胸襟,在現今政壇中,誰又能及?誰又願以此為楷模?
有些人說華叔指定我為接班人或華叔不想我接棒做支聯會主席,其實大家忘記了華叔認為共產黨才搞接班人,民主的不搞這一套。我只是在做我應該做的事,而我當然不能亦不想與華叔比較。但肯定的是我定會盡力延續運動,堅守大家共同的理想,做好支聯會的工作。
2010年初,華叔確診患癌,但他仍堅持繼續支聯會主席的工作,推動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支聯會在華叔領導下,方向一直都清楚不過,堅持五大綱領,支持維權,做好薪火相傳。方向清晰,最重要是落實和堅持。
華叔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薪火相傳,要為長期抗爭做好傳承的準備。令人鼓舞的是出席「六四」燭光集會的年輕人不斷增多,但如何維持及深化,是未來最大的挑戰。為了做好教育工作,支聯會着手籌劃「六四紀念館」的工作。在2012年4月,支聯會的臨時紀念館開放給市民參觀,萬人空巷,在汝州街排隊參觀,成為重溫歷史,燃起平反「六四」怒火,教育新生代的有效平台。臨時紀念館的成功,令支聯會更有決心籌辦永久「六四紀念館」,開始為計劃籌款。經過兩年籌款,在「六四」25周年前,落腳尖沙咀近歷史博物館。除了教育香港新生代外,更是面向被強迫遺忘「六四」的內地遊客。內地遊客如何知道有「六四紀念館」,除了到港後收到宣傳外,原來也有人在微博擴散此消息,將「六四紀念館」改為「五三五」紀念館。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人民求真相的精神禁不了。整個籌辦過程,我們謹記華叔對捐款的謹慎,確定捐款額達到六百萬才購入館址,確保能持久營運。不過,紀念館亦難逃政治打壓,即時被業主立案法團控告違反大廈公契。「六四紀念館」開放至今,總算做到薪火相傳的效果。
華叔做支聯會主席時,一直都做好受政治打壓的準備,亦預計了不斷會有支持中共的爪牙攻擊支聯會。現時每年「六四」前都有「愛字派」到「六四紀念館」抗議。想不到的是有人假反共本土之名,攻擊支聯會「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此後左右夾攻將會是新常態,但撇開這些抹黑丶攻擊,不得不承認現今新世代與中國切割的情緒。我記得支聯會提出「愛國愛民香港精神」作為口號的一年,引發社會大辯論。我們如何在堅持建設民主中國的綱領下,爭取新生代的支持。在過程中,我不禁想起華叔,華叔會如何應對?肯定的是我沒有華叔那種堅定、一錘定音的氣勢,但我可以做的是堅守立場,愈戰愈勇。
華叔是魅力領袖,但我看他更是最優秀的組織者。他強調香港要有獨立工運,繼而籌組成立職工盟,擔任職工盟第一屆秘書長。作為組織者,他親和,以身作則,吸納意見,感染周圍的人,凝聚力量,朝向目標。我不想學他做領袖,我要學的是做組織者,建立有力量的抗爭陣地。在一片拆大台,解散糾察隊聲中,我們更要堅守陣地。
華叔彌留時,寄語眾義工:我愛你們。義工們在弔唁聚會中,向華叔說我們愛你。一生奉獻民主的華叔,鏡頭前嚴肅雄辯,但展現人前是和藹可親的長者,深受愛戴。我心中的華叔更多是這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