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 專題歷史展覽套裝(03-05) 免費供學校借用

$
0
0

嶺南大學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賽馬會香港歷史學習計劃 主辦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協辦
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 贊助

>>另有講座及考察活動:追尋戰前香港華人 /從德輔道中看香港的歷史軌跡

借用簡介:

借用日期 2016年9月19日至12月9日
借用期限 每次 12 日
費  用 免費
展板尺寸 3尺 x 5尺 塑膠海報(捲起收藏於畫筒)
借用辦法 透過網站預先登記,收取確認回條後派員到教協借用
確認通知 以電郵回覆學校,確認借用展板。
查  詢 嶺南大學 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
電話:2616 8008 / 2616 8009
電郵:kk10wong@ln.edu.hk / hychin@ln.edu.hk

(03) 規劃我城」歷史展覽套裝 

為什麼重要的政府機關都集中在香港島?為什麼中環是香港的商業中心?為什麼新市鎮都位於新界?原來這一切都能夠從香港城市規劃的歷史中找到答案。1842年,英國政府接管香港之時,香港只是一個荒涼的小島,當時英政府選定了中環一帶作為發展商埠的據點,在中環、上環、灣仔設立政府機構,並劃出了英人專用的「維多利亞城」,在城內發展商業活動。後來人口持續上升,香港島已經不敷應用,於是政府著手開發九龍半島及新界。戰後,政府積極開發新市鎮,將市區人口分散至新界,以改善市民的生活環境。經過170多年的移山填海,香港終發展成今天的繁華都會。
>> 登記網站 

(04) 「早期華人」歷史展覽套裝

香港在開埠後被英國開放為自由港,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士到港謀生, 當中亦包括由中國或其他國家到來的華人,而這些變化對原本居住在香港的華人社會帶來不少衝擊與改變。是次展覽將會介紹香港華人在開埠前後的日常生活,並透過介紹一些富有代表性,能反映出當時香港社會和經濟傾向的華人領袖以加深對當時社會的認識。這些人士包括受過西式或中式教育的專業人士,買辦、商人等,而他們對香港華人的生活影響深遠。
>> 登記網站 

(05) 殖民建築」歷史展覽套裝

1841年香港成為殖民地後,在英國管治下開啟了東西交融的歷史。隨著政治、軍事、經濟等需要的發展,大批歐式建築亦隨即在香港出現。然而,因香港屬於亞熱帶氣候,其地質條件亦和歐洲地區大有分別,故建築師也需要因地制宜,在設計和建造過程中不斷作出調整,務求適應本地環境。加上,建築師各有不同文化和藝術追求,令融合東西方風格和設計的建築百花齊放,構成了香港獨特的殖民地建築風格。
>> 登記網站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