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日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
教協會就「幼稚園教師薪酬架構檢討」提交的意見書
前言
1. 教育局於提交立法會的文件強調:「優秀及穩定的教師隊伍、幼稚園教師的專業發展及其他因素,對能否提供優質幼稚園教育均非常重要」。社會對此無不認同,可是,無論是提供穩定環境還是發展幼師專業,政府公布的免費幼稚園教育資助模式和水平,都遠遠達不到這個目標,甚至在背道而馳。不少幼稚園現階段並非籌劃如何透過幼教納入資助提升服務,而是計算在資助額偏低、日後只按通脹率調整增幅(包括教師薪酬)之下,學校如何縮減開支或何年開始虧蝕,這無疑是政府強調優質幼教的一大諷刺。
2. 教協會於今年6月中進行調查,在受訪的百多位幼稚園校長當中,七成半表示政府的資助水平及日後只能抵消通脹的資助增幅,將不足以維持基本營運,當中不乏日後多數不能收費的半日制幼稚園。當局為學校提供低水平的資助額,拒絕承擔教師全額薪酬,卻鼓勵幼稚園「為教師設立專業階梯,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這無疑是將政府應付的責任推卸予學校,幼教界對此極度不滿。
對教育局文件內容的一些補充
3. 「薪酬範圍」有更大彈性?
當局強調採取薪酬範圍而非薪級表的做法,是讓幼稚園有更大的彈性,向表現優秀的教師予以嘉許。可是本會調查發現,逾八成校長不認同設立薪酬範圍而非薪級表,可為幼師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而對於以中位薪酬計算資助,更有九成校長認為會令教師失去專業前景而流失,這情況在全日及長全制幼稚園更顯為嚴重。有校長反映,沒有薪級表的客觀指標,只會導致校方與教師關係緊張,影響團隊精神。可見,校長對所謂更具彈性的「薪酬範圍」評價很低。
4. 資助學校強制薪級表的模式,不能單獨套用在幼稚園?
政府於2007年推行學前教育學券計劃前,參與「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資助計劃」的幼稚園,須向合格幼稚園教師(QKT)提供政府規定相當於公務員總薪級表第7至18點的薪酬級別。及至推出學券計劃才取消幼稚園的薪級表,交由市場機制決定。可見,規定的薪級表制度在幼稚園絕非新生事物,問題只在政府是否願意承擔。事實上,任職幼兒中心的幼師,至今仍然在沿用薪級表制度,卻沒有受到局方提出一籃子相連問題的限制。
5. 強制薪級表只根據年資釐定教師薪酬,因此薪酬範圍對幼稚園更合適?
現時中小學薪級表機制,除了根據教師年資增薪,如教師完成相應師訓課程,可獲額外兩個增薪點,另持學位與文憑的教師薪點也有不同,署任職位設有額外津貼,教師轉校可獲保障年資。反觀設立薪酬範圍,幼師薪酬不能與學歷及年資等客觀標準掛鈎,在缺乏客觀指標下,幼師薪酬「海鮮價」的局面將無法扭轉。教師除了獲得職級最低工資保障,轉校隨時連年資都不保。
幼稚園薪酬架構的根本缺失
6. 中位薪酬資助,以制度剥削資深教師:社福界於2000年實施中位薪酬資助的整筆過撥款,資深社工凍薪減薪甚至被裁,早有前科。資深教師是教育界的珍貴資產,政府卻用制度來剝削和浪費。本會調查亦揭示,半數受訪校長表示,因應中位薪酬資助,學校將來或要被迫將中位薪金訂作頂薪點,另兩成多校長未確定是否需要。恐怕在整體市場帶動下,教師要獲中位薪酬或以上將非常困難,頂薪點成為空中樓閣。
7. 兩年過渡期,不足讓學校處理問題:教育局表示為聘有大批資深教師的幼稚園,提供一筆過有時限的過渡津貼,但只為期兩年。學校根本沒有可能在短短兩年內,可透過校本政策處理大批資深教師,兩年後仍會引發裁員或減薪潮。
8. 按通脹調整薪酬資助,打擊專業發展:政府一方面表示會以提升幼師入職要求至學位程度,作為達致幼師學位化的長遠目標,但另一方面卻只打算按通脹率調整薪酬資助。過去,首輪學券面值亦曾以三項目標來訂定,以抵銷通脹、教師增薪,及教師資歷提升所涉及的款項,資助額按年增約10%。單以通脹率調升資助額,根本不可能促進幼教持續專業發展。
9. 資助水平不足,教師工作壓力大增:政府未來的資助水平,比現時批准的最高學費金額還要低,卻聲稱已包括了改善師生比例至1:11、校長頂薪點計算,以及聘請代課及教學助理的資源。由於資助水平偏低,據本會調查,有六成學校表示新資助下將不能改善師生比例,更有一成學校人手會出現倒退。幼師要不斷承擔新增任務,除了要應付剛開展為弱能兒童提供的到校康復服務計劃,政府還表明日後會加強問責工作,幼師工作量勢必劇增。
10. 薪酬水平偏低,不利吸引幼師人才:政府將幼師起薪點定為1.8萬元(2014年水平),若參照政府於1995年推出幼稚園及幼兒中心資助計劃時,規定學校須向幼師提供相當於公務員總薪級表第7點的起薪點水平,至2014年計算為$16,140,對比現提出的起薪點增幅不足12%。若與小學文憑教師相比,2014年起薪點為$21,980,在總薪級表第12點,兩者相差亦逾兩成之多,反映幼師薪酬水平仍然偏低。
建議
11. 讓幼稚園順利過渡,立即延長過渡期:建立優秀的教師團隊,必須打破市場化操控,確立一套能穩定教師團隊的薪酬制度,讓幼師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中發揮專業,本會反對任何帶有壓抑幼師薪酬,或辭退資深人員的誘因的機制。當前必須立即延長資深教師過渡期,協助幼稚園順利過渡,保留資深教師人才。
12. 制訂強制性幼師薪級表,全額直接資助幼師薪酬:反對中位薪酬資助的整筆過撥款,要求參照中、小學現有制度,建立一個與公務員薪級表掛鈎的薪酬機制,並由政府「實報實銷」全額資助幼師薪酬,確立年資、學歷和職級,讓包括半日、全日和長全日制的幼師,都能透過完善的薪酬機制,感到受尊重和公平對待,從而建立優秀的教師團隊,在穩定的環境中發揮專業。
13. 薪酬水平應具吸引力,吸納幼教人才:教職員薪酬架構的起薪及頂薪點應予提高,以逐步收窄幼師與中小學教師的薪級差距;除職級薪點外,當前已有近四成幼師持幼兒教育學位資歷,當局理應在政策上予以肯定,為學位教師提升薪點,促進教師邁向學位化。
14. 改善師生比例,減輕幼師工作量:重新評估幼稚園各項新增工作的人手需求,提供足夠資源,讓幼稚園可安排幼師備課時間;而令學校工作量極大的到校康復服務計劃,也應配備學校專責人員,最快方法是擴大關愛基金相關資助項目,把幼稚園納入其中;更理想的是撥專款予學校聘請統籌人員;長期應制訂整全的幼稚園融合教育政策。
15. 關注小規模學校的教師發展:檢視副校長及主任職系的收生人數要求,以切合幼稚園規模較小的現實情況,特別是長全日制學校的處理,以免因專業階梯受阻,令全日制教師嚴重流失。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