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教育局取消教師註冊 株連校長、同事教協調查:逾七成校長認為不合理、不公義

$
0
0

2020年11月10 日 新聞稿

調查背景

  1. 九龍塘宣道小學教師被指控在教學上有計劃地散播港獨,教育局以「嚴重專業失德」為由取消其教師註冊,同校校長及副校長亦被指監管不力收到譴責信。事件在上月公開後,引起教育界和公眾極大震動和爭議。就此,教協向校長進行問卷調查,以了解校長們對事件的意見,以及學校目前所面對的政治壓力。
  2. 調查於10月27日至11月9日進行,向中小學校長發出傳真及電郵問卷,共收回125個有效回覆,來自55間小學,60間中學及10間特殊學校。(詳細數據參見附件

調查結果及分析

教育局裁決不合理

  1. 問卷首先問及校長對取消教師註冊事件的具體看法。七成(8%受訪校長認為,在取消註冊的事宜上,目前教育局所提供的資料和理據,沒有足夠說服力。儘管教育局在記者會上,羅列老師的各項「罪證」,但顯然並沒能夠說服教育界。有校長表示,教育局未能就「散播港獨言論」作出清晰明確定義,認為是次個案之判決相當主觀,令人質疑教育局有否就事實作出客觀判斷。
  2. 對於是次取消教師註冊的同時,以監管不力為由譴責校長和副校長,近八成(2%)校長認為做法不合理。是次事件中,校方在接獲投訴後,曾應局方要求作深入調查,校方提交的調查報告,結論是未有發現老師有計劃地在課堂散播港獨信息。然而,教育局推翻了校本調查的結論,向老師施以極刑之餘,向校長和副校長發出譴責,此舉令不少校長感到心寒。有校長認為,教育局否定學校內部專業調查的結果,是明顯以政治介入專業的情況。
  3. 此外,教育局以有份教授相關教材為由,書面警告其他幾位老師。七成(6%)校長認為做法不合理。事實上,是次教育局以連坐方式懲罰整個教師團隊,令他們蒙上不白之冤,也警示所有教師互相監督,加強自我審查,例如迴避所謂的敏感社會議題,取消開放討論等,但對於改善教學卻沒有益處。

投訴程序不公義

  1. 逾七成(8%)校長認為,現時教育局處理涉及教師的投訴,並不符合程序公義。程序上,教育局對被投訴教師極不公道,投訴人身分不明,教育局一手包辦「釘牌」程序,沒有業界人士的參與,也沒有聆訊過程,甚至連老師要求當面申述的要求都拒絕,難免予人「黑箱作業」的觀感。

投訴風氣與外間滋擾

  1. 有近半(2%)校長表示學校有接獲匿名投訴教師個案;約三分一(36.8%)校長表示,學校有教師因教學上的問題被投訴;約四分一(25.6%)表示,有教師因私人場合的言論 (如社交平台) 被投訴;此外,有近三成(28.8%)學校曾受到外間人士的滋擾。
  2. 令人憂慮的是,教育局是次處理手法,無疑是助長了建制人士匿名檢舉的風氣,投訴機制被持續濫用,令教師長期處於恐懼之中,學校亦將繼續受到干擾,更難回復平靜。

反對公開被投訴教師資料

  1. 近日,不少建制派人士逼令政府須公開被投訴的教師姓名和任教學校,對於此建議,八成(4%)校長表示不同意。在現行不公正的投訴機制下,單單公開被投訴人資料,只會加強威嚇效果,完全無助完善制度。一些人士稱要仿效英國等地的制度,但對於外地的清晰透明的程序,有業界參與的聆訊,他們並無興趣引入,只一味要求公開教師姓名,以達到打壓的目的,令人遺憾。

對教學及教育發展的負面影響

  1. 七成(8%)校長認為,事件對於他們學校老師的日常教學工作,帶來「負面」或「極負面」的影響。對教師團隊而言,突然出現和不斷移動的「紅線」,令人無所適從,勢將大大影響日後學科的內容取材及教學方法。
  2. 至於事件有沒有影響校長對香港教育發展信心超過七成(6%)校長認為有「負面」或「極負面」的影響。為免踩中地雷,學校或會避免跟學生討論社會大事。日後有關政治、時事、歷史的議題,也只能按官方的教材和觀點,照本宣科,退回灌輸式的教學中。以往著重啟發、思辨、多角度思考、彼此尊重、培養同理心等價值的教育方式,恐怕將難以發展下去。

政治壓力的來源

  1. 問卷亦問及向教育界施加政治壓力的人士/團體,近七成半校長認為「教育局/政府」(8%)及「建制派人士及團體」(71.2%)有向教育界施加政治壓力。其中,有近半 (48.0%) 認為「建制派人士及團體」向教育界施加「很大壓力」。此外,認為「非建制派人士及團體」有向教育界施加政治壓力的,則有28.0%。

表1:您認為以下人士/團體有向教育界施加政治壓力嗎?

很大壓力 頗有壓力 壓力輕微 毫無壓力 無意見
(a) 教育局/政府 32.8% 40.0% 18.4% 4.8% 4.0%
(b) 建制派人士及團體 48.0% 23.2% 14.4% 9.6% 4.8%
(c) 非建制派人士及團體 9.6% 18.4% 35.2% 23.2% 13.6%

總結

  1. 調查結果反映,是次教育局以「嚴重專業失德」為由取消教師註冊,並株連校長、副校長及教師,教育界主流意見認為是不公義的事件。教協作為教師工會,將繼續全力支持老師上訴,並為老師提供緊急生活援助。教協也呼籲教育界同工及市民給予支持,為老師討回公道。
  2. 是次事件無疑為香港教育帶來長遠的惡劣影響。事實上,政治批鬥教育界的氣氛已經形成,建制派亦早已聲言,教育是重點的整治對象,在當局的積極配合下,對教育界更嚴峻的打壓必定陸續有來。過去一年,學校和校長都受社會動盪波及,在夾縫中努力秉持專業。當教育的發展方向,與我們一貫所知教育理念背道而馳,校長的角色將更為艱難,同時亦更顯得任重道遠。

 

>> 附件:詳細數據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