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年年中,教育界面臨白色恐怖,受到政權的打壓。近日,九龍塘宣道小學一老師因涉專業失當而被除牌,引起社會譁然。教協副會長莊耀洸律師認為「一出就紅牌」,懲處「不符合比例」。「除牌」判決嚴苛,不單該老師再難從事教育工作,而且更限制他進入校園。他指該老師向官方上訴,或者是司法覆核,曠日持久,花費甚鉅,需要工會和社會大眾支持。
除牌是不符合比例
莊耀洸律師指出教育局除牌機制欠缺透明度,他引用社工對牌照註冊的紀律聆訊作比較,「以社工為例,要開聆訊,社工註冊局會在網站上公布聆訊,公開社工被指控的情況,亦設有公眾旁聽的公開聆訊,如同公開審訊一樣,彰顯公義。但教師方面,法例沒有透明度的保障,全程都變成保密,比起社工專業,透明度非常不足。」
他認為教育局於此事上,最不合理的是懲處「不符合比例」,「製作相關工作紙,工作就算有偏頗,亦不至於有計劃宣揚港獨,去合理化除牌,懲處不合乎比例,是嚴重過重。懲罰專業人士,如果做錯一件不是好嚴重的事,通常會畀警告,令其改進,這叫做專業成長,但是現時一開始就出紅牌。」他指就算是醫生的失誤,引發死亡,較多判決停牌,而不是永久除牌。
教師被「除牌」連校園都無法進入
莊耀洸律師指現時「除牌」涉及的範圍太廣泛,「影響是非常之大,失去教師的工作已是極刑,現在不單失去工作,亦令他失去謀生能力,因禁止踏足校園,難以再從事所有涉及學校的工作。」
「立法原意為保護兒童,取消教師註冊,設定是好嚴重的刑事罪行,例如虐兒、性侵犯,擔心犯法者入到學校會對兒童不利。」目前的個案卻因政治元素而「除牌」,卻令被「除牌」老師帶子女回學校參與家長會也不行。他認為這個案「是一個不合比例的懲處,更加要據理力爭,教育局沒有一個合理理由要處以極刑。」
長遠來說,他認為,即使是停牌的懲處也應檢討,較合理方法不是一刀切,而是按不同個案考慮,「如果一個老師被除牌,教育局常任秘書長可因應情況向法庭申請禁止被『除牌』者進入入校園,這是改革的方向。」
上訴程序曠日持久
除牌上訴過程漫長,花費甚鉅,老師很難「單打獨鬥」面對壓迫,工會對教師的支援甚為重要。
目前該老師需先向上訴委員會上訴「除牌」的決定,如維持原判,可再向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提出上訴,最後一步只可申請司法覆核。莊耀洸律師坦言上訴曠日持久,「上訴是漫長的事,連怎樣漫長都說不定。」法例只限制上訴人於指定日期內提出上訴,並無規定上訴委員會和行會需在何時作出決定。
風波未止,莊耀洸律師寄語老師持守專業,有需要時立即向工會求助,「好難有『閃避球』,老師要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按照專業操守,作為專業老師將最好的教給學生。」
請捐款支持受影響教師
【教協訴訟及緊急援助基金】捐款方法:
戶口名稱:Hong Kong Professional Teachers’ Union
戶口號碼:788-006021-001(恆生銀行) 轉數快ID:9042557捐款可以幫助
(一)失去教席的教師生活費
(二)被投訴教師諮詢法律意見費用
(三)法律訴訟費用
> 基金詳情向被DQ的教師打氣
教協會把句子直接轉交到教師手中,
> 請填表格教育界正面對艱難時刻,教協呼籲所有教育工作者,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關心和支持身邊受影響的教師和校長。
查詢:歡迎聯絡教協權益及投訴部
(電話:2780 7337 / WhatsApp:9763 0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