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社會環境急劇惡化,教育界受到史無前例的衝擊。中央機構及親建制人士視教育界為整治對象,教學上出現愈來愈多的「紅線」,匿名檢舉教師風氣盛行,有教師因為網上或課堂的片言隻語,便遭親建制人士投訴「專業失德」,當局亦全力「配合」打壓,令教師動輒得咎。教協於6月16日公布了「當前社會環境下教師面對的政治壓力」調查結果,揭示教師在日常教學和私人生活層面都大受影響,九成教師對教育發展前景感到悲觀。
教師言論自由與教學質素受侵害
調查收集了1,185位中小學、幼稚園及特殊學校教師的意見,結果發現,在教學層面方面,約八成(80.3%)教師表示會「在教學時避開敏感議題」,有35.5%更表示有被上司要求避免教授與政治相關的課題。副會長及中學通識科教師田方澤表示,學校本來累積了豐富經驗去處理富爭議的議題,但隨著教學環境惡化,即使是持平客觀地討論,也有機會被扭曲並遭到檢舉。
在個人層面,約八成受訪者表示「擔心被家長或其他社會人士作政治投訴」(78.8%)及「擔心因個人立場而被網上起底」(80.8%)。有64%受訪者指出,在過去一年減少甚至停用社交媒體,近六成(59%)更表示有避免出席合法集會及遊行。上述結果反映教師的言論自由與專業自主空間受到蠶蝕,直接影響教師的心理狀況和教學質素。
對前景失信心 教師成高風險行業
壓力來源方面,逾九成教師認為「教育局/政府」(92.4%)、「建制派人士及團體」(91.3%)及「內地官方機構及媒體」(91.0%)有向教育界施加政治壓力。針對當局的處理手法,超過九成(91.8%)教師對香港教育發展的信心給予負面或極負面的評價。副會長兼立法會議員葉建源批評,教育局常稱「不要把政治帶入校園」,但卻成為政治壓力的最大源頭。教協擔憂當局配合中央官員指示與建制派的行動,將教育變成馴化工具,亦將摧毀香港教育的生態。
會長馮偉華擔心,學校與教師須虛耗精力應付外界政治騷擾,教師亦成為高風險行業,打擊年輕人投身教育的意願。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馮會長呼籲教師謹言慎行的同時,更要堅持專業原則,守護學生福祉,不卑不亢,團結一致對抗打壓。教協一直跟進教師被「以言入罪」的情況,早前亦已設立「教協訴訟及緊急援助基金」,為受影響教師提供法律及緊急經濟支援。
> 新聞稿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