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2020年8月19日
8月17日(星期一),各間參與了教育局「高中通識教育科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的出版社,將被要求修訂的內容,以「修訂列表」形式上載網站供教師查閱。教協發現不少修訂內容,超越了教育局所指的「按高中通識教育科的課程宗旨和目標」提供意見的範疇,已有政治審查之嫌。再者,諮詢修訂的結果,拖拉至八月下旬臨近開學才發放給師生,不利教學。
首先,教育局在官方文件中指出:「有別於恆常的教科書評審機制,是次專業諮詢服務旨在從課程角度提供專業意見及建議,以提升現時坊間已出版高中通識教育科「教科書」的質素,落實課程的宗旨和目標。」但是,從不同出版社提供的多個修訂內容可見,教育局對通識教科書內容的審裁,不少是針對資料及內容的政治取向,而淡化甚至扭曲了社會實況。
例如部分教科書引述終審法院就公民抗命的意圖及雨傘運動起因「按教學需要」而被刪除。對於公民抗命的評價,按照通識科的教學理念應在老師指引下與學生一同探究;但法院判詞則是白紙黑字的事實,將其刪去對「教學需要」有損無益。亦有教科書只保留香港新聞自由指數排名的數據,卻把近年排名下跌的原因刪去,此舉無助學生理解問題的成因。此外向來通識老師用作與學生討論醫學科技道德爭議的中國器官買賣問題,亦有教科書將該內容刪去,結果對「教學需要」同樣有損無益。
事實上,我們難以從修訂結果看到任何與課程宗旨與目標相關的原因,教育局亦未有公佈任何有關修訂內容的解說。此舉將令出版商及老師,對如何判斷教育局接受怎樣的教材感到無所適從,結果只會令教材出現更多揣摩上意自我審查的不良現象。由此是次諮詢修訂結果可見,自願參與的「通識教科書專業諮詢服務」已變成了比正式課本送審更嚴苛的政治審查,嚴重損害了通識教育科課程宗旨與目標的實踐,窒礙了高中學生多角度了解及思考社會議題的學習機會。
此外,教育局對各出版社每個單元教科書,都提出了幾十頁的修訂內容,卻又遲至八月下旬才公佈,出版社根本難以趕及印刷新版供學生使用,現時學生只能繼續購買舊版課本,再配以幾十頁的修訂內容,此舉令教學易生混亂,但同時也讓師生親眼目睹政府對教科書施以審查閹割,實在諷刺。
教協對教育局罔顧前綫通識教師及團體反對所謂「自願送審機制」的意見,結果不單為出版社、前綫老師、家長以至學生造成前所未有的混亂,更加向通識教科書作出超出教學專業的政治審查與剪裁,予以譴責;並促請局方於來年停止名不符實的「專業諮詢服務」,停止對社會議題的政治審查,尊重教育界及出版界對課程的專業理解,還學生自由學習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