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20年5月5日
任教中文科多年的陳仁啟老師及張珉聰老師對2020年中文科試卷卷三的意見及評論如下:
陳仁啟老師(中文科老師;教協理事):
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
甲部聆聽:
- 此部分設14題,全是選擇題,佔全卷分數百分之二十。通過一位老師和兩位學生的對話,討論生活壓力的問題,再引出孔子、孟子和《聖經》的人生態度,並介紹了「靜觀」活動及各人不同的人生觀。內容生活化,考生大致能理解。
- 提問的能力點涉及內容理解、講者的說話技巧及語氣的辨析和語意的推論。普遍不算太難,考生應能應付。
乙部綜合能力:
- 此部分佔全卷分數百分之八十。要求考生以學生會主席的身分撰寫一篇文章,內容須包含以下各點:1、新一代青年應具備的兩項特質;2、輔以相應的活動例子;3、說明如何培養有關特質;4、向高中學生推介一個暑期體驗活動;5、提出推薦原因;6、加以論證。題目要求可算清晰。
- 閲讀材料提及四項新一代青年的特質,但錄音已提及無需寫有關「求知欲」及「積極上進」,所以考生應在「處事靈活變通」及「具備自我認知」兩項上發揮。
- 有關學生會的活動也有四項,根據錄音,只能選取「生命伙伴導航計劃」及「逃出密室,破解迷題」兩項活動作例子。
- 至於暑期體驗活動,則可以從知識、心靈、人生意義或生活態度方面進一步發揮。錄音提及也可從其他角度說明,因此,考生可在此部分進行拓展或提出見解論證。
- 錄音已提醒考生,文章須有標題、要交代背景及主題、用語要親切有禮、要有學生會主席的身分及署名,發表日期不應遲於2月27日。如果考生未能及早摘錄,便可能有所缺漏。
- 整體而言,此部分設題清晰,作答時錄音內容發揮了非常重要的提示作用。如果考生未能掌握錄音內容,便難以在閱讀材料中選取恰當的資訊,語境意識也會受到限制。此部分對考生的聆聽及資料的篩選有較高的要求。
張珉聰老師(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中文科老師;教協理事):
卷三(聆聽及綜合能力考核)
- 今年甲部錄音内容以處理情緒及靜觀的作用作為主題,屬學生容易有所共鳴之内容。
- 甲部一如往常,全為選擇題,大多數題目内容清晰,考試不難掌握。惟今年比以往有稍多屬需較深層次理解和需綜合全部錄音内容之題目。
- 學生在乙部之任務為需以學生會主席劉天心名義撰寫文章一篇,而去年亦以文章為文體,屬於「翻炒」;可能有些學生以為去年出過的文體,今年未必會再現,但文章、書信和演講辭這三種屬於大熱文體,而且錄音已提示當中的格式要求,包括需有標題和署名,學生理應掌握。
- 整合拓展的任務是從閲讀材料中選出需介紹之新一代青少年應具備之特質,並輔以相應的活動為例,説明如何培養有關特質。根據錄音,要求學生以「處事靈活變通」及「具備自我認知」為經,配以宿營活動和逃出密室活動為緯,形式與往年大致相同。
- 在見解論證部分,則要求學生從閲讀材料中的資料二之兩個活動中任擇其一,提出推薦其作為暑期活動的原因,錄音提示學生既可從知識/心靈/生活態度/人生態度,也可以由學生自行提出其他可行角度,論證其推薦原因,論證空間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