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因應疫情影響,今年中學文憑試由原訂三月延至四月底開考,已對考生造成很大壓力。疫情受控,文憑試能夠如期開考,是教協與社會大眾的共同期望。但是,疫情發展難料,當時已有報道指教育局為中學文憑試探討可行的後備方案。為此,教協於四月初向中學校長及教師會員發出問卷,了解他們對三個主流後備方案的看法,包括:(1)延後考試方案、(2)取消考試方案、(3)全體重讀方案,期望透過諮詢教育界的專業意見,從學生利益和整體制度的角度出發,制訂可行的後備方案。
本調查於4月4日至4月7日進行,向本會中學會員發出網上問卷,短短四日內收到3,685個有效回覆,當中包括212位中學校長,回收踴躍反映學界對中學文憑試的安排極度關注,亦有助我們迅速整理教師的意見,透過調查結果向當局反映教育界清晰並具代表性的立場:在權衡三個方案的利弊之下,如不能如期在四月開考,近七成受訪者支持延後方案。
及後,當局於4月15日的記者會表示,文憑試將按原訂計劃於4月24日開考,若疫情嚴峻而要被迫暫停,會延至5月22日繼續考試,放榜則延至八月中。若疫情仍未平穩,將再度延至6月11日考試,放榜則延至八月底。然而,一旦疫情嚴峻令6月11日仍然未能考試,本屆文憑試將會取消,改以考生校內成績及各中學過往考生的表現評估成績。就此安排,包括在疫情穩定及確保師生安全的前提下,盡力為如期開考做好準備,並同時為疫情一旦反覆須延後考試而提出後備計劃,這與是次校長及教師調查的主流意見相符,惟對延後開考的時間及取消文憑試的意見則有所不同。
如無法如期開考 七成半校長教師支持延後方案
根據調查,在無法如期開考的前提下,七成半受訪者支持押後開考,並直接延至六、七月考文憑試,而大學則延至十月開學。支持方案的理由,六成認為「大學延後開課是可以接受的」,也有近六成認為「考試是評核學生能力的最佳形式,不應取消」。而反對延期開考則僅佔兩成半,反對的理由,最多人(22.2%)表示「考試一再延遲,學生身心備受折磨」,支持與反對的理由可見下圖。
對於支持延後考試方案的受訪者,問卷有問及「延後方案」只考四個核心科目的意見,達八成受訪者表示反對,當中約半數表示十分反對。
教師憂慮校內成績估算文憑試等級有欠公平
另外,七成受訪者反對「取消方案」。調查結果反映受訪者認為如不得已,不應取消中學文憑試,因為以校內成績估算文憑試等級並不公平。僅三成受訪者支持取消考試方案,其原因主要有「考生不用再冒險」及「海外考試(如IB及英國GCE等)取消今年考試的經驗可作參考」等。至於較少人討論的「重讀方案」,更有八成受訪者反對,其主要理由包括「涉及大量中學及大學的學校資源安排問題」及「對學生發展影響很大,不可取」等。
為四月底開考做足準備
考評局的當務之急,是參照衛生防護中心及醫學專家的建議,為試場提供足夠的防疫物品和設備,並列出清晰的指引安排考生及監考人員進行考試,及提供熱線查詢,以減少不同處理方式引起的混亂,並盡量減低試場內的傳播風險。教協理解考試仍有機會因疫情反覆而腰斬,屆時再次延後無可避免。但是,延後方案應回應教師意見,例如直接將考試延至六月,以免逐次延後令考生分心,打亂備試計劃並增添心理壓力。教協希望中學文憑試能夠在安全範圍內如期完成,免卻考生無了期備試的焦慮。
調查結果已上載教協網站:https://www.hkptu.org/69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