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滿漢全席中的野味

$
0
0

教師園地 ■麥子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起的疫症蔓延全球,對香港人來說,猶如「沙士」重臨,自然感受良多。據報道,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源頭,很有可能是野味。而最早出現新型肺炎的武漢華南海鮮批發市場,內裡就有不少商戶售賣野味,而且更列出了詳細的價目表。

經過了「沙士」的慘痛教訓,為何仍有不少人嗜吃野味?當中相信與中國的傳統飲食文化不無關係。中國傳統向來認為,凡是背向天的,無論是動物、魚類或昆蟲,都可以吃。更有不少人相信,吃野味可以補身,而且食材珍貴,是源遠流長的飲食文化。就像著名的滿漢全席,便有不少野味的菜式。

滿漢全席相傳原為清朝康熙皇帝的壽宴,旨在化解滿漢兩族的不和,共有一百零八道菜式,分三天三夜,六道宴席來進行。其中最名貴的可說是「山八珍」、「海八珍」、「禽八珍」、「草八珍」這四類「八珍」食材。就拿「山八珍」來說,指的是駝峰、熊掌、猩唇、猴腦、象鼻、豹胎、犀尾、鹿筋。而「禽八珍」則指紅燕、白鶴、鵪鶉、天鵝、鷓鴣、彩雀、斑鳩、紅頭鷹。這些珍禽異獸,不正正就是我們所說的野味嗎?

我們不知道在中國古代,有沒有出現過因吃野味而引發的疫症;但卻可以清楚看到,吃野味在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中,源遠流長。這就不難理解為何明知野生動物身上,可能帶有各種各樣的病毒,但仍是有不少人對野味甘之如飴。要改變吃野味的風氣和文化,需要從教育及宣傳方面入手,讓社會大眾認識吃野味的禍害,以及培養出保育和環保的意識。這樣,方可有效防止疫症的再現。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