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教師專業培訓課程 2019

$
0
0

< 報名表格 >

對象:中、小學在職年青教師、師訓學生
費用:(每講)教協會員、 師訓學生證持有人 $100 / 非會員 $150
上課地點:教協總辦事處(九龍旺角山東街 51號中僑商業大廈 7 樓)

報名方法:
郵寄 – 填妥表格連同劃線支票(抬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寄至:教協總辦事處(九龍旺角山東街51號中僑商業大廈 7樓,封面註明「教師專業培訓課程 2018」); 或
親臨 – 前往旺角服務中心或銅鑼灣服務中心遞交表格及費用

備註:出席每講者可獲發聽講證書
查詢:27807337 /  chowwingyan@hkptu.org(組織部周詠恩小姐)

 

講座簡介及講員介紹:

有關抑鬱症(題目待定) 呂彩頌女士

  1. 認識抑鬱症 – 廣泛性、徵狀、成因
  2. 處理抑鬱症 – 治療及預防
  3. 陪伴抑鬱症 – 如何支援身邊抑鬱同事親友
  4. 擁抱抑鬱症 – 與病共存、愛惜自己

 講員介紹:呂彩頌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照顧學生個别學習差異的有效策略 趙李婉儀校長

在新入職教師教學生涯所遇到的眾多挑戰中,照顧學生個別學習差異是最令人頭痛及亟待解決的問題。如何理解及抓緊學生的學習興趣與需要,作出適當的教學與課業設計,從而提升學生的學習動機、專注度及學習成效是老師的首要任務。在本環節中,講者將與參與者分享不同的教學策略及課業設計原則,並提供理論與學科實例作闡釋,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學習差異,期望能令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進步。

提問技巧 趙李婉儀校長

在芸芸的教學策略中,提問是老師最常用的教學策略,僅次於直接講授!老師在提問時,可有想過目的為何?如何善用及編排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問題及運用適當的理答技巧以刺激學生思考,進一步提升學習成效及照顧學習差異?
講者將與學校同工探討以上各問題,提供理論與實例作闡釋。

講者介紹:趙李婉儀女士
為資深教育工作者,曾任香港教育學院教育系首席講師及署理系主任、中學校長、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所「優質學校改進計劃」學校發展主任、教育局「新入職校長師徒計劃」導師。深入鑽硏範疇包括:自主學習、照顧學習差異、課程設計、有效教學策略、提問技巧、思維及探究技巧、學校整體策劃與發展及學校課程領導的培育等。


照顧差生的訓輔策略 陳德恒校長

訓輔工作牽涉大量實戰的經驗和內隱知識﹐關乎校園皂風氣和師生關係;其成果又回饋影響教學的成效。 故校園裡學業﹑活動與訓輔要配合﹐宜營建「品學共融」的共識。 講座澄清一些校內常見的矛盾和誤解﹐以期齊心共負一軛﹐造福學子。

講員介紹:
資深教育工作者。
全職任教中學34年,兼職港澳五間大學,培訓教師校長24年。


與家長面談及處理投訴須知 鄭惠君女士

與家長面談目的及注意事項、實用技巧練習、如何避免家長投訴、拆解防衛心理手法及三贏方法介紹

形式:短講、短片、技巧練習、個案討論及角色扮演

講員介紹:鄭惠君
(資深社工,香港小童群益會學前服務署理服務總監,前校園危機支援計劃主任及教得健康支援計劃直屬督導)在教師培訓及校園危機的預防及處理上有豐富經驗,曾到訪超過500間中小學及幼稚園為老師進行危機培訓。


新手教師的課堂管理和班級經營 黃琳博士

學生喜歡學習、樂意學習往往緣於良好的師生關係和班級氣氛,因此不少學者認為班級經營是有效促進學生學習的前設策略。班級經營內涵包括建立師生關係、營造團隊精神、提升學生成就感、訂定課室常規要求、以及培養學生學習習慣等工作,本工作坊將與新手教師一起認識學生的不同特性和學習需要,以實際例子分享如何有效建立師生關係及凝聚班級氣氛,幫助新手教師為新學期開學作好準備。

講員介紹:黃博士
先後於香港中文大學修畢教育學士(小學教育)、教育碩士(學校改善與領導)及教育博士(課程與教學)學位。現職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兼職講師,研究範圍包括推動學校改進工作、課程設計與教學策略、全方位學習及專題研習設計、照顧學習差異與教學適應、學生培育及班級經營等。黃博士具十多年小學教學經驗,兩度榮獲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卓越教學獎(個人、社會及人文教育學習領域)及嘉許狀(科學教育學習領域)。於2008年轉到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任職學校發展主任,負責支援中學、小學和特殊學校的教師專業發展工作。黃博士曾任課程發展議會委員、教育局教科書委員會成員、香港中文大學優質學校改進計劃榮譽學校發展主任以及香港教育學院教學顧問。


怎樣令學生參與課堂學習 陳漢森老師

有些學生喜歡閱讀課外書,但上語文課時不專心、不喜歡答問,有些學生喜歡上美術課、歷史課,但不喜歡上數學課時……當然,有些學生甚麼課都提不起勁。怎樣令學生參與課室學習,是教師教學專業能力的重要考驗。講者根據實際教學經驗,指出提高學生參與學生的有效方法。

講員介紹:陳漢森先生
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1981年起在中學任教,長達三十年。2010年他轉到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任職學校發展主任,負責支援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工作。陳漢森先生曾任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學術部理事,長期推動普及閱讀獎勵計劃工作,2014年任監事。他喜歡教學工作,經常在報刊發表文章。著作有《寫作思維指導》、《文體寫作指導》、《失控教室》、《愉快教室》、《教師加油站》、《踏上教師專業之路》,亦曾編寫多套中學中國語文及中國歷史教科書。


工作壓力管理 吳綺琴女士

透過互動工作坊、反思和練習,辨明工作中的壓力和自我回應壓力模式,學習如何制定目標,採取正面思考模式,幫助減壓。並在衝突中學習協商,達至雙贏局面,並在繁忙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也會在工作坊中教授減壓練習。

講員介紹:吳綺琴女士
– 家庭動力創辦人/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吳女士曾於中學任教超過十年並參與學生輔導工作,及後於香港大學修畢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課程,及香港中文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修畢兒童為本遊戲治療課,現擁有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的專業資格,亦是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會員及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吳女士致力幫助個人及家庭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重建家庭關係,達致和諧共融。吳女士具有多年臨床輔導的經驗,並常於各學校、社區、教會、宣教機構、醫療機構及商業機構提供講座及培訓,經驗豐富。

資歷:
香港大學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優異)
香港城市大學教育(榮譽)文學士(一級榮譽)
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臨床院士
亞洲家庭治療學院會員
香港專業輔導協會會員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訓練證書
情緒取向治療(個人)訓練證書
情緒取向治療(夫婦)訓練證書
九型人格輔導訓練證書
NLP身心語言程式學執行人員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