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6年2月5日
教育局昨天公布「全港性系統評估」(TSA) 檢討建議方案,教協會認為教育局在所謂「試行研究」還沒有開始、尚未知道效果的時候,就悍然宣佈2017年全面恢復小三TSA,是拿學生的幸福來開玩笑的不負責任的決定,做法不能接受。本會昨天已經發表初步回應,認為「試行研究」只是敷衍教育界和家長的緩兵之計。教育局毫無誠意處理TSA問題的態度,本會對此極度遺憾。
(甲)教育局欠缺誠意
從開始至今,教育局的檢討都欠缺誠意,敷衍巿民。
- 缺代表性,官任主席──教育局不但安排由官員自行擔任主席,並且堅拒提出質疑的教協和家長群組代表加入檢討委員會,以致整個委員會缺乏足夠的代表性,教育局根本沒有認真諮詢的誠意。
- 逃避責任,諉過於人──檢討尚未開始,便企圖把焦點從TSA的異化責任轉移到學校之上,引起學校強烈反彈。
- 避重就輕,轉移視線──公眾對於TSA的質疑,主要在於兩個根本的問題,包括TSA的重要價值何在,是否非做不可;以及TSA為何變質,操練的壓力來源及可否杜絕。現在,教育局捨本逐末,把問題歸咎於試題的題型與深淺等技術層面,研究結果絕對不令人信服!
- 先有結論,再做研究──「試行研究」還沒開始,就已宣佈恢復2017年小三TSA,是典型的先有結論,再做研究,令人憤怒。
TSA的問題已非一日之寒,本會在過往四年間進行了三次調查,發現TSA的變質造成各樣的操練、扭曲教育生態及影響日常教學,是由於學校受到不同的壓力所致。此外,多位學者和報導亦已指出,TSA並無顯著的「改善學校的教與學」的功能。可惜,教育局充耳不聞,只提出小修小補的措施,便急於宣佈在2017年全面恢復小三TSA,是毫無誠意的表現,也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其諮詢也只是一場拙劣的表演。
(乙)教育局的做法的負面影響
教育局的做法將帶來一系列負面影響:
- 即時把壓力轉移到小二學生及其家長──由於教育局已經宣布於2017年恢復全面實施小三TSA,「試行研究」只能紓緩今年九成的小三學生應考的壓力,但無論「試行研究」的成敗得失如何,甚至有沒有價值繼續推行,對於今年是小二、明年是小三的學生,也要全體應考。只要TSA為何變質這個核心和關鍵問題未被嚴正處理和解決,操練的壓力也不會消失,壓力便會再度由小二學生開始承受。
- 是否參加「試行研究」,學校成為政府與家長之間的磨心──教育局指出,將邀請1成約50所學校參加「試行研究」,但學校參加與否,則推說可以自行專業解決。可是,現時反對小三TSA的家長人數眾多,受邀學校在諮詢或決定的過程中,很大可能受到家長質疑,但如該校的辦學團體或校董會強烈要求學校參加的話,校長便會左右為難,吃力不討好,慘成磨心。
- 先有結論,再做研究,其「試行研究」過程已受預設結論的影響,已經變得沒有意義──任何真正客觀的研究,必須先有證據,才有結論。可是,現在教育局本末倒置,以結論先行,再找證據,但研究也未開展,新版TSA的成效如何還是未知之數,便即時決定可以在2017年恢復全面實施推行小三TSA,這是荒謬和不合邏輯的,是行政干預教育專業的粗暴做法,我們定必反對。
(丙)訴求與行動
教協的訴求與行動如下:
- 要求教育局撤回2017年恢復全面實施小三TSA的決定,並以開放態度對待「試行研究」的結果,否則將會發動老師拒絕支援2016年的「試行研究」,也會與發動「拒絕參與TSA」的家長團體及其他團體研究配合行動。
- 本會副會長兼立法會教育界議員葉建源將尋求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主席林大輝議員的同意,盡快召開特別委員會會議,討論TSA的新發展及向教育局提出質詢。
- 教協會將去信辦學團體和校董會,促請他們屬下獲邀參加「試行研究」的學校在全面諮詢校長、教師、家長等各持份者的意見才作出是否參加「試行研究」的決定。
- 向任教小學的會員進行問卷調查,了解他們對「試行研究」的意見。
- 要求教育局重組檢討委員會,吸納不同意見人士,真正深入檢討TSA的價值及其流弊的成因,向公眾提交報告,然後再決定TSA今後何去何從。
- 就以上質疑和訴求約見教育局,務求將教育界前線的專業意見向政府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