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教協調查反映近八成通識科教師要求維持通識科核心科目的地位

$
0
0

新聞稿 2018年5月8日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於2017年10月16日至12月7日期間進行調查,讓高中通識科教師對通識科未來發展方向和他們現時的教學處境表達意見。是次調查以網上問卷及郵寄問卷的方式進行,共收集到401個有效回應。當有中近八成的受訪者同意要維持高中通識科核心科目的地位。

受訪者反對通識科作出重大修改

就最備受關注的課程修訂及改革部份,有近八成(78.9%)的受訪者同意要維持高中通識科核心科目的地位,反對的則佔10.5%。有63.3%的受訪者則反對通識科公開試的成績層級改為只有「合格」和「不合格」,同意這個改變的則有21.7%。另一方面,有55.5%的受訪者同意要刪減現有的單元,反對則佔19.2%;亦有49.2%的受訪者同意將部份現有的單元改為選修單元,反對的則有33.9%。調查反映受訪者對課程作重大的修改,包括改變核心科目地位的改革,有明顯的反對意見,但認同通識科課程內容有調整的空間。教協認為政府若要檢討通識科課程及考評,必須遵從既有的諮詢程序,聆聽前線老師的意見,進行公開諮詢,並確保課程檢討的過程不受政治因素影響。任何貿然修改通識科核心科目地位,或是評分安排和內容的建議,教協必定反對。

通識科共設12個主題,問卷請受訪者選出他們認為最必須保留的主題。受訪者認為最必須保留的三個主題分別是生活素質(89.8%)、環境與可持續發展(82.7%)和法治和社會政治參與(81.2%)。

教學困難

在十種常見的教學困難中,有81.0%的受訪者認為「照顧不同學習需要」是他們最常面對的教學困難,而其中有30.6%的受訪者更認為是非常困難;第二和第三常見的教學困難則分別為「處理獨立專題探究」(67.5%)和「於校內推動跨課程協作」(62.5%)。而對學生來說,64.3%的受訪者認為要學生「保持對時事新聞的關注」是困難的。

總結及建議

通識科實行多年,社會上一直有不同的聲音要求改革;但隨著師生累積了經驗,大部份師生已經適應要如何學習通識科,並沒有必要作出過急和過大的變革,否則只會令原來已經適應通識科的師生再一次變得無所適從。而且課程的改革一直有專業制度,由注重教學專業的課程發展議會與考評局通識科課程委員會為主導,因應社會的進步和教學需要而不斷改良課程;課程不應該因為社會上個別人士的聲音,而由上而下破壞既有的制度。
新聞稿簡介了數項重點的數據,其他更詳細的數據,可以參考新聞稿的附件。

附件:教協2017年通識教育科調查結果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