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有需要釐清中史納入獨立必修科的準則

$
0
0

立法焦點 ■ 葉建源

修訂初中中國歷史科課程第二階段諮詢剛結束,除了收集同工意見及向課程專責委員會提交立場書外,我也就著政府未有按既定程序諮詢業界,將中史科納入「獨立必修科」,向教育局提出書面質詢。我首先重申,中史應否獨立必修,我沒有強烈意見,認為應該交付業界專業討論,但對於教育局以行政決定凌駕專業決定,甚至推翻以往鼓勵兩史合併教授的模式,令人擔心此舉會成為政治干預教育的缺口,做法並不可取。

偏離既有的諮詢機制

政府在沒有諮詢學校及相關持份者,甚至連「課程發展議會」在事前也沒有討論過的情況下,即在月前的《施政報告》中宣布由2018/19學年起,將中史定為初中獨立必修科,明顯是偏離既有的諮詢機制。為此,我特別在立法會向教育局提出質詢,要求當局澄清將某些學科歸類為「必修科」或「獨立必修科」的程序及準則何在?

根據教育局的回覆顯示,現時八個學習領域涵蓋的大部分科目內容皆可被視為「必修」,而中國語文教育、數學教育和體育學習領域在小學至初中階段,各只涵蓋一個科目,可被視為「獨立必修」科。局方承認,「除已宣布學校須以獨立學科模式開設中國歷史外,教育局並無規定學校在這個學習領域下獨立開設哪些科目。」

兩史合併的教學效能不遜獨立成科

事實上,現時已有超過九成中學是透過獨立學科模式教授中史,對於約有40所中學以「歷史與文化科」,或採用綜合課程模式教授中史,教育局表示已在今年9至10月期間約見了有關的學校,並會協助它們過渡及提供所需的支援。

猶記當年設立歷史及文化新科目及推行兩史合併教授,原意是讓學生以立體寬闊的全球視野來認識歷史。經過同工十多年的努力,教育局硬性將中史定為獨立必修科,白費同工多年心血,殊甚可惜。根據教育局委託教育大學課程及教學系進行的研究顯示,兩史合併的教學效能不遜於獨立成科,政府為何不能讓學校按校本需要,給予教學上的彈性?

教育局一刀切規定將中央定為獨立必修科,這種以行政凌駕專業的做法,我認為是絕不可取的。對前線老師而言,有關課題教授與否、如何教授,向來是專業自主的範圍,老師也期望未來的課程也能保持這樣的空間。然而,鑑於近年中史科受到的「特別關注」,包括內地官員對香港教育越來越多發表意見,令中史背負了國民教育的擔子,情況令人憂慮。

我強調政府必須尊重專業自主,而學校必須秉持專業的教學精神,讓學生可以全面和客觀的學習歷史,讓教育免受政治的干預。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