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為甚麼不……?」必須先談「為甚麼?」。「為甚麼?(why?)」是英文文法上慣用的W – 疑問句型。問「為甚麼?」的人對於一些不明白的事本尋根究柢的精神,追問原委。一般而言,這樣提問的人並沒有定見,心底也沒有主觀答案,語氣平實,流露客觀態度。
可是,問「為甚麼不……?」的人心裡對問題早有自己的答案,即已有一個前提,再問「為甚麼不……?」是裝模作樣,把成見包裝為平和說理的提問效果,否定現存的事之外,嘗試將自己的意向加諸對方。問「為甚麼不……?」的人機心算盡,甚至明白自己的說法極不可能、不合理情,以至無法實現,只不過為了設定一個難題陷阱。
這叫人聯想起:「何不食肉糜?」這句話。人民因饑荒沒有米飯充飢,晉惠帝竟然提問:「他們為甚麼不吃肉粥呢?」不知人間疾苦的君王自以為是的提出解決問題方案,被人引為笑柄。提問:「教協會為甚不舉行全體會員大會?」的人,其實心知肚明這並非一般龐大民間組織的慣常做法,而九萬會員的教協會實際上舉行「全體會員大會」難度極大,卻要假意惺惺的問,骨子裡是殺氣騰騰的刁難!如果教協會在可容納七萬餘觀眾的曼聯奧脫福球場舉行「全體會員大會」,恐怕也有萬餘會員要坐在草地上!
教協會的理監事都是透過由會員直接選舉產生的,那麼,在代議原則下,九萬會員的教協會按會章召開法定人數至少100名會員代表的大會,在情在理在法又有何不妥呢?
(作者為教協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