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遊學團?購物團?

$
0
0

430冰室 ■ 何志偉

近年,香港興起了一股遊學團的熱潮,上至大學,下至幼稚園,都舉辦了各類大大小小,不同形式的遊學團,真的十分羨慕如此幸福的新一代!當我還是中學生的年代(大約二十年前左右啦……),出國遊學真的是遙不可及。直到我修讀學位老師教育文憑那一年,由於我主修英文,在政府資助下,我和一班同學只需要支付六千元,就可以參加為期六星期的紐西蘭遊學團,結果,我有幸第一次坐飛機到海外交流。

二十年過去了,我發覺學生的經濟狀況真的是來個「大躍進」。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中學畢業生開始興起「畢業旅行」這潮流。「台灣五天遊」已是最低消費,近年他們甚至「開拓」了韓國、日本等高消費旅行畢業路線,真的不得不驚訝他們的富有程度!

話說回頭,老師舉辦遊學團彷彿已變成指定動作。我其實並不反對學校舉辦遊學團,因為這可以讓學生在比較安全的環境下,到香港以外的地方走走,認識不同的文化,擴闊視野,這些都是好的。但是,我認為遊學團的定位,應該針對那些社經地位比較低的學生,讓他們能夠透過遊學團增廣見聞。至於那些有負擔能力的學生,正如上文所言,他們根本有能力自己籌辦屬於自己的「遊學團」,而不用老師為他們操心,這樣,我們為何不把資源投放在資源不足的學生身上呢?

可惜,現實與理想往往是兩碼子的事,學校根本沒有可能大額資助貧困學生出外交流(畢竟,這並非必需的教育資源),因此,參加遊學團的,往往都是一些社經地位較高的學生。結果,我們往往看見他們在遊學團的最大收穫,是一袋袋的手信,反而遊學團的「主菜」,都提不起學生的興趣。我曾經希望為一個台灣遊學團賦予更「崇高」的意義,於是安排了大約十個學生參觀位於景美的人權教育園區。可惜,也許我的功力不足,學生們好似對參觀這麼「嚴肅」的地方都不太感興趣。所以,今年的遊學團,我也放棄了安排這行程了。

要帶領一班學生在外地度過幾天幾夜並非容易的事,若然這些「遊學團」都淪為「購物團」,那麼,不辦也罷!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440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