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下稱「教協會」)認為老有所依,讓為社會奉獻了一生的長者安享晚年,是香港社會的責任。雖然香港很多教師因其受聘於官立或資助學校而獲享較穩定的退休保障,但因為縮班殺校、合約制等政策,愈來愈多教師的退休保障成疑。我們更希望香港長者的生活能夠有足夠保障。我們關心香港未來的財政收支能夠持續。我們要求香港社會的發展能夠彰顯公平公義。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及很多學者早前已提出有建設性的建議,教協會作為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的成員之一,全力支持有關建議,奈何政府未有認真考慮,便在諮詢文件上給惠及全民的退保方案掛上「不論貧富」的相對負面標籤。香港需要一個「惠及全民」的長者生活保障制度。這正如香港有「惠及全民」的公立醫療制度以及公立教育制度一樣,「不論貧富」的說法並非我們對免經濟審查的社會政策慣常的描述方式,而且有引導公眾及違反中立客觀之嫌。全民退休保障制度的精髓在於為香港所有的長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令長者免於擔心自己的積蓄會坐食山崩、又或子女無力供養而陷於貧困。長者能每月獲取基本的養老金,使其生活無後顧之憂,讓長者感到安心是全民性退休保障制度的最大優點。
我們支持「全民養老金」幾項要點:
- 全民性:所有年滿65歲及以上的香港長者,無須資產及入息審查,均合資格領取。計劃可「惠及全民」,以體現長者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是每位香港長者的基本權利。
- 基本保障:以2016年計,每月領取的金額為$3,500,其後金額按通脹調整。有關水平是參考了民間團體對全民養老金水平的計算及由2013年至今的通脹。
- 政府責任:由於政府延誤計劃實施日期,應補償自2013年至今的累計基金,所以應要在2016年為計劃注入1,000億元的種子基金。政府經已為實行退休保障預留500億元基金,方案只需政府在明年一次過多撥出500億元便能令方案財政可持續。如政府繼續拖延,本會亦要求政府增加啟動基金。
教協會要求政府不要有預設立場,真正諮詢市民的意見。長者退休後生活是世界各地社會必須解決的問題,全民養老金是大勢所趨,落實刻不容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