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都就全港性系統評估(TSA)所引發的過分操練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會也急急召開公聽會討論此事,但教育局局長吳克儉卻多番迴避,更以「私人理由」,缺席公聽會,因此被批評為逃避責任,不肯面對公眾。
「堅離地」局長
其實過去幾年,教協會針對TSA過分操練問題已進行三次大型調查,發現問題嚴重,並多次要求教育局作出改善,但局方只作小修小補,過分操練情依舊。因此今年我們要求教育局取消小三TSA,還學生一個愉快童年,可惜吳克儉一直不肯回應,直至家長怨氣透過社交媒體爆發,令社會聚焦瞭解TSA問題荒謬之處,紛紛譴責,吳克儉還裝作若無其事,只重複地說TSA乃低風險評估,不用操練,完全漠視學生、家長的苦和學校困境!
「卸責」局長
眼見要求取消小三TSA的火愈燒愈烈,吳克儉開始將操練的責任推向學校,幸好相繼有校長挺身而出,踢爆過去教育局確曾濫用TSA成績,向學校施壓,當中包括曾鈺成議員和梁紀昌校長。與此同時,親政府人士也加入,力指操練的源頭是家長,受害人竟然變成了施虐者。要知教育局權操生死,以不當手段向學校施壓,鎚仔釘釘木,結果受苦的是我們的學生。
「離岸」局長
局長以「私人理由」離港,缺席TSA公聽會已不應該。翻查資料,更發現吳克儉經常外訪,上任以來外訪最少24次,耗費數以百萬計的公帑,外訪次數遠超上任局長孫明揚。如此一個「離岸」局長,試問他如何能做好他份內的工作呢?有批評說,面對教育界就大小問題的質詢,局長根本無能力回應,不如多些外訪,一來可避避風頭,又可享受外地人士對香港教育的讚美,何樂而不為?
「無能」局長
其實過去幾年,教育界面對不少危機,例如政府強推國民教育,升中人口驟跌引發縮班殺校危機,以至最近的鉛水事件,吳克儉每次處理都顯得手忙腳亂,左支右絀,進退失據,「拆彈」能力遠遜前任局長孫明揚,若非上司林鄭發功,幫忙處理化解危機,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教協會曾於去年向教師進行調查,了解教師對主要教育官員的評分,成功收到2,798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以5分為總分,吳克儉的平均分只有0.79分,給予他0分的教師高達50%,不合格的更高達94%,很明顯吳克儉擔任教育局局長絕不稱職,教育界及各教育持分者怨氣與日俱增。局長,退位讓賢吧!
(作者為教協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