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2015年12月23日
教育局在2005學年推出「整合代課教師津貼」 (全年經常性現金津貼) 的一筆過撥款政策(下稱有關政策),津貼額以學校編制內教師數目乘以2.5日作計算,讓官立學校及設有法團校董會的資助學校聘請代課教師暫代休假(如病假)少於30日的教師;如教師休假連續30天或以上,例如產假、病假,學校方可向教育局以「實報實銷」形式申請發還聘請代課教師的薪金,與以往教師請假3天便可「實報實銷」的安排有很大的差異。
教協會及葉建源議員辦事處不時收到學校校長及教師的抱怨,他們分別指出有關政策大大加重學校行政工作壓力及對有需要放取病假的教師構成極大的精神困擾。就此,教協會早前分別向校長和老師發出問卷,以了解教師在有關政策下所面對的實際處境,校長管理學校營運所面對的困難。
以書載心聲
今天(2015年12月23日)教協會把教師及校長對「整合代課教師津貼」制度不滿的心聲書本,貼滿巨型聖誕襪,連同問卷調查結果及改善方案,寄給教育局局長吳克儉。教協會希望吳局長以他的閱讀習慣,細閱這些滿載教師、校長心聲的書本,認真參考問卷調查的結果,及教協會所提出的建議,為學生、教師及學校的福祉著想,以踏實的態度檢討「整合代課教師津貼」政策。教協會促請教育局盡快恢復「實報實銷」的做法,並可考慮在短期內把津貼額提高至不少於學校津貼額的150%。
附件﹕校長及教師心聲
- 極反對此政策(「整合代課教師津貼」),老師連基本人權都沒有,平均每位老師只有兩天半病假。生病變成奢侈品及造成極大壓力,連病都不敢請假。
- 此乃高度去人性化的安排,根本就是削減勞工應有福利,不重視老師的健康。
- 老師帶病上班,就算有醫生紙也不請假,感到生病有罪疚感。
- 有同工曾骨折,請了3星期病假,後來學校表示已沒有錢,勸籲同事「小心身體」,否則沒有人代課。
- 教師帶病回校如常工作,加劇病況,精神萎靡。教師病假多天而不足30天,自我感覺尷尬,恐怕被其他老師責怪。
- 大部分幾天或幾周的教師在職培訓課程(例:HKIED辦的),都少於30日,令校方和教師都卻步(因不想增加TRG的負擔)。
- 容易引致教師之間不信任和不愉快。因聘請代課老師會減少學校可留用的資源,令老師不敢連續放幾天的病假,怕被其他人批評。
- 本校亦同意TRG的實施加重了學校的行政及財政負擔,同時每位教師2.5日的津貼政策亦影響了教師士氣。
- 盡量安排老師代課,以減低赤字可能,衍生出老師課擔加重。
- 教育局應回復以往 3 天或以上便可「實報實銷」發還代課教師津貼!
- 本人上年度無請病假,但都要代課,粗略計算最少有3次,若果有請病假則不可想像。
- 本校老師缺席校方舉辦的家教會旅遊/活動,便要計算作缺席代課!但活動是在星期六丶日假期中舉行的!我們必須要參加,更一定要付費!我們試過生病也要出席,否則作代課還堂論。
- 希望教育局不要闊佬自己,孤寒前線教師。
- 我試過被要求先調好堂才入院做手術。
- 政府的政策簡直是「縮水數」,毫無人性可言!有女同事小產,不敢請足夠病假好好休養,拖着病體,身心俱疲回校繼續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