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
【教育界選委通訊】
|
|
|
|
- 與各參選人會面後匯報:胡國興先生 (2017.02.13)
|
- 與各參選人會面後匯報:曾俊華先生 (2017.02.09)
|
- 與各參選人會面後匯報:林鄭月娥女士 (2017.02.06)
|
- 與各參選人會面後匯報:葉劉淑儀女士 (2017.02.04)
|
【教育界選委給特首參選人的15大提問】
![]()
踏入二月,行政長官選舉提名期即將開始。在二月及三月,教協會將更密集地以電郵通訊的方式向會員匯報教育界選委的工作進展,也歡迎會員就我們的工作給予意見。
昨天(2月2日),教協會聯同教育界選委召開記者會,公開邀請特首參選人林鄭月娥、胡國興、曾俊華、葉劉淑儀(按姓氏筆劃序)出席擬於2月19日舉行的教育界選舉論壇,接受教育界同工的提問。我們已收到部份參選人回覆確定出席。待確定各候選人的回覆後,將開放予會員報名參加。
過去五年政府的施政,教育專業遭政治踐踏和施政不力的影響嚴重。教育是社會健康發展至為重要,所有特首參選人必須撥亂反正,對教育作出長遠承擔,為下一代提供優質的教育。
現時的政治制度仍然不民主,導致社會主流民意無法充份反映。特首參選人須向市民交代,假若當選,會否於任內重啟政改,如何推動香港邁向雙普選。
教育界選委亦將於本星期和下星期分別會見四位參選人,就其參選政綱交流意見,並向教育界同工匯報進展。我們促請各參選人在會面時回應教育界對下任行政長官於教育、政制及社會政策的15大提問。各參選人就15大提問的回應,將成為教育界選委在提名及投票時的重要參考。
教育界選委仍未決定會否提名或支持任何一位參選人,我們將參考各人的政綱、教育界同工及全港市民的意向,及民主300+各選委的討論後,再作決定。
如有任何意見,歡迎隨時電郵至feedback@hkptu.org 與我們聯絡。
教育界選委對特首參選人政綱的15大提問
- 參選人會否要求重啟政改? 如何看待「831框架」? 是否有計劃推動香港邁向「雙普選」?
- 參選人如何帶領香港走出對立撕裂的困局? 有何計劃落實「一國兩制」?如何捍衛香港的人權、法治、言論自由、新聞自由等核 心價值?
- 參選人對香港教育有何展望?是否同意以人為本、社會公平、整體提高、賦權教師等教育理念呢?
- 參選人如何揀選未來的教育局局長人選呢? 對教育有何承擔?是否同意增加對教育的經常性撥款?有何具體計劃?
- 參選人是否贊同政策上加強諮詢?教育界邁向專業自主?
成立教學專業議會?是否同意在未經充份諮詢業界前,
不應輕率修改《香港教育專業守則》?
- 參選人是否贊同應訂立幼師薪級表?給予免費幼稚園(包括全日制及長全日制幼稚園)充分的資助,解除「一筆過撥款」的流弊呢?
- 參選人是否贊同取消全面復考小三TSA的決定?減少教育制度對學生的壓迫?同時加強中小學的輔導和生命教育呢?
- 參選人是否同意改善中小學教師編制(教師與班級比例), 增加常額教席, 落實「同資歷同薪酬」, 改善教育質素, 並助未能入職或職業不穩定的年輕教師及合約教師成為常額教師呢?
- 參選人是否同意應做好長遠學額規劃, 致力穩定中小學教育環境呢?
- 參選人有何計劃協助學校的軟件(如師資、課程)和硬件(如改善殘舊校舍、落後設備)建設, 令質素提升, 全民受惠呢?
- 近年中學課程, 如中史及通識等科, 屢遭政治干擾。參選人是否願意捍衛教育專業及教學自主, 讓校園免受政治壓力影響?
- 參選人有何計劃扶助弱勢學生, 包括特殊教育需要學生、基層學生、新來港學生、非華語學生等等?如何幫助特殊學校向前發展呢?
- 參選人如何確保香港的高等院校的「院校自主」與「學術自由」呢?如何看待特首為當然校監的問題?
- 參選人如何幫助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教學之間取得適當平衡? 如何拓展中學生在本地的升學及就業前景呢? 如何促進具質素的職業教育的發展, 為非學術型的學生提供合適的出路?
- 參選人如何協助自資院校學生減少「學債」, 協助及監管自資院校的發展呢?
(註:上述問題並未涵蓋高教界選委提出的其他議題。) |